ISA World Junior Surfing Championship世界青少年衝浪錦標賽(以下簡稱WJSC)的賽事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進行到了第三天。台灣代表的三位青少年選手在第一天(9/24)第一輪的賽事中被打進敗部復活。經過第一輪比賽的洗禮,台灣(中華台北)隊的隨隊教練Jamo Borthwick於賽後接受浪人誌的採訪,當時Jamo表示還是看好這三位選手在接下來在敗部復活賽的表現,年輕的他們就像海綿一般有著強大的吸收能力,吸取每一次的經驗後讓自己成長。
敗部復活賽的第一輪賽事於星期二(09/26)開始,三位選手皆於這天出賽,U18的韓宗軒、U16的林子丞在上午出賽,而U16的陳聖福則是被安排在下午的組別。有了第一場賽事的經驗以及相隔了一天的沉澱後,Jamo認為這三位選手可以在敗部復活賽中有相當不錯的表現。
機會曾經出現,距離晉級我們還差一點!
儘管大家對這次的復活賽相當看好,可惜的是三位青少年浪人選手最後還是在敗部復活賽中鎩羽。就算多麼令人惋惜,這卻翻開了台灣衝浪於國際上全新的扉頁,而這三位年輕衝浪選手正為其寫下第一篇屬於我們自己的衝浪篇章!
ISA的官方報導也在文中提到了中華台北隊:中華台北隊的選手們皆在周二的敗部復活賽中鎩羽,但他們參與了這個國家在青少年衝浪中寫下歷史的瞬間。
台灣選手的成績
U18 敗部復活 Round 1 Heat 5
台灣出賽選手:韓宗軒
我自己感覺在第一場比賽時,只能夠發揮到百分之十五的實力,一直到第二場比賽才得以發揮一半。我覺得這是我自己身心沒有調適好的緣故。在第一場比賽過後,也有針對自己的缺點稍微做調整。像是挑浪、還有沒有充分發揮優先權這些不足的地方。而在第二場的比賽中,我也覺得自己在抗壓還有對浪的分析有比較進步了。-韓宗軒





U16 敗部復活 Round 1 Heat 2
台灣出賽選手:林子丞
今天的比賽和第一場比賽的浪型相差其實很大,而我自己還是有點緊張,沒有很好的把自己的實力發揮出來。對於衝浪的技巧方面我覺得自己有進步了,比較明顯的是現在能夠好好地將浪收尾,把一道浪完整的衝完。現在動作也變得比較穩,看著其他人衝,自己也會想要更進步。-林子丞






U16 敗部復活 Round 1 Heat 8
台灣出賽選手:陳聖福
比完第二場比賽後,我覺得第一場和第二場比賽的浪有很大的不一樣。Jamo教練在第一輪比賽過後也有叮嚀我說記得做動作的時候雙手要開要高,身體的動作也要再壓低一點。這兩場比賽下來,自己的經驗值有增加,包括看浪、還有在浪上的應對能力,這是在歷經這次比賽後我覺得自己進步的地方-陳聖福





對於參賽結果教練雖然感到沮喪,但還是認為三位選手的未來充滿期待
一下雙手十指緊扣抵在後頸,一下手抵下巴沉思,同時不斷地在選手正前方的海灘上走來走去,可見中華隊的隨隊教練Jamo在三位選手比賽當下的焦慮。

對於這三位選手沒能成功在敗部復活賽中晉級的確令Jamo感到難過。原本認為在第一場賽事結束後,三位年輕選手更能有效率的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但這樣的結果卻和他的預想有些落差,尤其是看到選手們犯下一些基本錯誤時,的確相當的扼腕。但Jamo也表示,由於這三位選手還年輕,從前也沒有真正參與過這種規模形式的比賽,因此在身為運動員的自覺這方面自然不若他國選手。但由於他們的年紀輕,因此可塑性還相當大,能在這個年紀有這樣的表現,對未來的發展相當值得期待,當然,好的發展是需要借助更專業的選手訓練才可行。
而中華民國衝浪運動協會(以下簡稱CTSA)此次領隊Alex也表示,畢竟這些年輕浪人們並不習於這樣的衝浪形式。台灣衝浪運動一直以來是停留在個人努力的層面,一次要把這些小朋友提升到國家代表層級本來就非易事。這次他們這樣的表現其實情有可原,值得一提的是U16的陳聖福,之前在墾丁便受過郭恆良的訓練、教導,因此在這次的賽事中對於教練指導的執行有相對完整的行動,這絕對是一件大家所樂見的事情,對於選手於未來要將衝浪往競技運動方面的推動將更有幫助。當然若要以作為衝浪選手為前提,目前的情況是遠遠不夠的,Alex說到:「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已經開始邁開我們的步伐,剩下的就是繼續往前走。」
延伸閱讀:郭恆良給新手浪人的建議
由於第三天的浪況已經開始有所轉變,浪開始變小,也漸趨紊亂,這也會讓選手們比較難發揮自己的實力。而ISA的主席Fernando Aguerre鼓勵所有青少年選手們:「對於明天的賽事,我們可以期待可以有更大的浪、以及這些世界上最頂尖的青少年選手對於贏得金牌的憧憬。」
因此,對於接下來的賽事,就讓我們好好期待吧!
2017 ISA WJSC特別報導:
【ISA WJSC特別報導】開幕:就算我們來自不同國家,也因海洋相識!
【ISA WJSC特別報導】第一天賽事:雖全員皆進入敗部復活,但還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