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啤酒的泡沫如天女散花般飛舞於頒獎台上、冠軍選手們用獎盃大口喝下慶賀勝利的酒,箇中甘苦還真如選手們心中的滋味。
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是台灣衝浪界年度的盛大賽事,在今年更是順利爭取到World Surf League(以下簡稱WSL)的世界長板總冠軍賽(WCT)。除了長板總冠軍賽之外,這場賽事還包括了WSL男子短板 QS1500、國內賽事(團體賽、女子短板、青少年短板)以及選手表演賽。若說國內賽事是主辦單位留給台灣衝浪選手發揮的一大舞台,那麼WSL的賽事就是台灣近距離接觸國外賽事的一大好機會。
[ WSL共有兩種賽制,CT(Champion Tour)與QS(Qualifying Series) ,如果拿大家較熟悉的棒球來當比喻的話,CT就像大聯盟,QS則是小聯盟,在QS拿到一定的名次與積分的話才有機會晉升到CT賽制。而每場比賽都會有一定的積分,依照比賽的大小和難易度,積分可能是1000、1500、3000、6000等。每個選手在各比賽拿到的積分做總結,積分最高的選手將會成為年度總冠軍。 ]
作為2017年度長板總冠軍賽最後一站,台東金樽可說是備受全世界長板浪人的關注。選手還有在金樽防波堤上的觀眾,更因現場緊張又興奮的氛圍而情緒高昂。
延伸閱讀:
2016 WSL台灣衝浪公開賽Taiwan Open of Surfing簡介
台灣衝浪公開賽Taiwan Open of Surfing比賽怎麼看?
五位台灣選手進入WSL世界長板總冠軍賽
由於世界長板總冠軍賽在台灣舉行,因此WSL特別開放男女各兩個名額給台灣的衝浪選手。讓本地選手也有機會和國際選手們在同一個舞台較勁。
其中由主辦單位指派一男一女的陳東銘(Toumei)以及鈕臻琳(貝貝)為種子選手,可以直接取得一男一女的名額。而另外兩個名額則由十一月二十二號的台灣外卡賽事(Wild Card),再選出一男一女的長板選手進入世界長板總冠軍賽。而這個難得機會分別由男子組潘海心和女子組施湘雲成功奪得!最後男子組因為國外一名外卡選手不克參加,主辦單位更向WSL爭取由男子組第二順位的鄭仲華遞補。
這次的總冠軍賽國際高手如雲,台灣選手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勝出的機會實屬渺茫。但能夠和這些國際好手們在同一個浪點競爭,這樣的經驗反而是台灣選手成長最重要的養分。





長板外卡賽女子冠軍 施湘雲賽後感想影片
長板外卡賽男子冠軍 潘海心賽後感想影片
WSL史上第一次,決賽中的決賽
WSL長板衝浪史上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狀況,這次正好在台灣讓大家一睹風采。WSL今年的長板總冠軍賽一共有兩場賽事,一場是三月於巴布新幾內亞的賽事,由Taylor Jensen奪下冠軍,贏得10000積分,因此在金樽的賽事成績出來前,Taylor Jensen可以暫坐於積分冠軍的寶座。年度總冠軍將會在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結束後,將兩場賽事贏得積分加總,WSL長板的年度積分冠軍便會應運而生。

令人惋惜的,這次Taylor Jensen卻於金樽的賽事失利,在進四強賽(Quarterfinals)時以11.54分敗給Phil Rajzman的13.84分,只拿下5200的積分。好巧不巧,5200也正好是此次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的單站冠軍Edouard Delpero在上一場賽事拿下的積分,因此Taylor Jensen和Edouard Delpero面臨兩人積分相同的窘境,一山不容二虎,WSL必須再次選出一個冠軍,因此兩位選手便在決賽結束後,再次加賽一場決賽中的決賽(Surf Off),好選出2017年度的積分冠軍,最後Taylor Jensen以14.50的分數擊敗Edouard Delpero的13.16分,拿下積分冠軍,也就是年度男子長板總冠軍。






女子賽事峰迴路轉,令人忘記呼吸
除了男子長板精彩的打到最後一刻加長賽,女子賽事也相當的緊張刺激。原本被看好的積分冠軍Chloe Calmon這次卻在第三輪時以12.90分敗北,與年度積分冠軍差身而過。而原本一路穩紮穩打進入決賽的Lidsay Steinriede對上這次在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表現相當出色,不論外型還有那絕美的板頭駕乘(Noseriding)都令人驚嘆的Honolua Blomfield,還是以16.50比18.60敗下,讓Honolua Blomfield順利拿下今年度的積分冠軍,也算是出乎眾人意料。




短板QS1500賽事,台灣小將力爭上游
本屆短板的積分賽也從以往的QS1000微幅提升到QS1500,但這不代表來參賽的選手實力不堅,像這次奪得冠軍的Mitch Parkinson就是一個不容小覷的短板選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台灣參與男子短板賽的選手比例明顯提升許多,更值得激賞的是大多為年輕選手,在這樣的強敵環伺下,台灣的幾位年輕選手雖然沒有順利晉級,卻有不錯的表現,相信未來會越來越成熟。




男子短板QS1500冠軍 Mitch Parkinson賽後感想影片
國內賽事不落人後,展現後浪推前浪
國內賽事只開放給台灣選手參加,分別有青少年短板組、女子短板組、長板團體組。其中青少年組別的冠軍由今年十七歲的潘海心拿下,而女子短板組別也由潘海心的妹妹潘美心奪得冠軍。兩個選手都相當有潛力是台灣衝浪的明日之星。在未來,我們期待看到更多的台灣選手活躍於國際的衝浪舞台上!


衝浪比賽精彩的地方就在於它的變化多端,天氣、風向、浪況無時無刻都在變化,沒有兩道浪會是完全相同的,考驗著選手們的經驗與掌握度,因此到結束喇叭鳴響的最後一刻,都有機會反敗為勝。為期兩周的賽事,雖說是比賽卻又更像是與大自然攜手完成一場漂亮的演出,讓我們一起期待明年的台灣國際衝浪公開賽又會帶來甚麼精彩的表現吧!